华豫之门联系方式在线鉴宝电话
当今为成化斗彩科学命名,是沿袭清人并不完全的认识呢,还是起用明人自己的称呼?我们觉得,还是以'成化斗彩'冠名为善,但是,必须重作科学阐述。'成化斗彩'称呼约定俗成已有二百年左右,人们在研究实践中也不断地以自己的经验充实'成化斗彩'的认识内涵,海内外相关人士皆知'成化斗彩',因此,易名不善。我们可以给'斗彩'概念重下定义为'以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以钩勒填充、点缀、渲染、覆盖、拼凑等装饰方法表现的彩瓷工艺。这样下定义便对传统概念作了科学的扬弃。而'斗'字,仍取'拚逗'之意和'斗妍'之趣。

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中说:'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明·谷应泰《博物要览》中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式较宣杯妙甚。五彩宣庙不如宪庙……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
以上二例记载了明代宣德与成化时期有'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与'五彩'的瓷器都很名贵,但'青花间装五色'和'五彩'是什么样的瓷器,其特点如何,说得不够明确。若结合传世品及近年的科学考古材料分析,明人沈德符、谷应泰所述应是宣德青花五彩,而记载中的'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看来则是成化斗彩中的名品。可见明人将青花五彩和斗彩统称为五彩。
乾隆朝唐衡诠《文房肆考》说:'成窑以五彩为上,酒杯以鸡缸为最,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
近人许之衡先生著《饮流斋说瓷》则称:'成化五彩人物,其工细者,系以蓝笔先绘面目衣褶,继乃加填五色。'
以上三例记述较明人书籍交待得更具体些,指出了施彩的工艺有'点染'或'蓝笔先绘面目衣褶再填五彩',实际上这些都是成化斗彩的施彩方法。可见明人、清人、近代人在著书立说时将明成化斗彩瓷器称为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