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报名联系电话报名热线
香港《中国文物世界》1986年4月发表了一篇'沉没在南中国海的清初外销瓷',其中有一件叫做'描金斗彩梧桐山水图棱花口大盘',应称作'青花描金山水图棱花口盘'较为宜。
江西陶瓷研究所制做的艺术品在《陶瓷研究》上发表。其中有运用传统的'填彩'工艺制做的名为'青花斗彩';有的以青花纹饰为主,釉面加饰红彩,叫做'青花斗红彩';青花与釉里红合绘的纹饰则称作'青花斗郎红'。景德镇生产的新瓷,凡与青花合绘一器做装饰的都称为'青花斗某种彩',这种定名法可能与江西地方方言有关,景德镇称'斗'有'兜'之音,就是'斗拢'、'凑合'之意,这与陶瓷发展史上的名品成化斗彩的称谓相比,含义上更宽泛了。

总之,从各种资料来看,明清两代关于'斗彩'与'五彩'的称谓没有区别,凡青花与釉上各种色彩合绘的器物统称五彩。足见古代瓷书中五彩的内涵非常广泛。清乾隆以后,受《南窑笔记》的影响,逐渐出现'斗彩'、'填彩'、'五彩'之称,但对斗彩的理解大不相同,使用'豆彩'和'逗彩'。当代学者对彩瓷的研究科学化了,根据彩料和工艺方法除青花外又划分出釉上五彩、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
从西藏日喀则萨迦寺收藏的大明宣德年制款斗彩鸳鸯莲荷纹碗和1988年11月景德镇明御用窑厂遗址出土的斗彩鸳鸯莲荷纹盘,可窥一斑。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品中亦有相同于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成化鸳鸯莲荷纹盘,它们的装饰题材、构图设色、描绘技法与宣德器如出一辙,只是彩色较宣德薄匀鲜亮,画面效果稍稍不及宣器生动自然,略显拘谨。显然,声名赫赫的成化斗彩是在宣德斗彩成就基础上发扬光大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化斗彩在胎质、色釉、装饰、工艺技法、品种诸多方面都高出宣窑。
